回归热是一种由回归热螺旋体(borreliae of the relapsing fever groups)引起的人感染性疾病。感染回归热会造成患者反复高热,未经治疗的患者发热次数可达到数十次,随着病程延长,螺旋体可能造成脏器及神经系统损伤。回归热螺旋体是一种活动的、微需氧的宿主依赖型细菌。其大小比莱姆病螺旋体短,缺乏胞质小管,直径一般为0.2~0.6μm,长3~30μm,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可移动的、松散卷曲的螺旋体,末端呈锥形。回归热螺旋体一些内鞭毛缠绕在原生质柱周围,在中间重叠。在电镜下其由柱形菌体、轴缘和外膜3部分组成。
回归热螺旋体属于细菌界,螺旋体门,螺旋体纲,螺旋体目,疏螺旋体科(Borreliaceae)。主要包括蜱传回归热(TBRF)、虱传回归热和禽回归热。最早发现于约公元前430年,我国关于回归热最早的报道来自于民国时期。
蜱传回归热(TBRF)分为软蜱传播和硬蜱传播两种。软蜱回归热(也称地方性TBRF)媒介主要为钝蜱属[Ornithodorus(O.)]的软蜱,其宿主动物主要是豪猪、狐狸、啮齿动物和猴子等,人是偶然宿主。地方性TBRF通过软蜱叮咬传播,主要感染偶然接触或进入被软蜱侵入的洞穴、废墟和野生动物巢穴的人。因为该螺旋体长期适应和定植于钝缘蜱属的唾液腺中,并通过蜱的经期传播和经卵传播维持生存。蜱叮咬后,回归热螺旋体的传播可以发生在几秒钟之内。回归热在欧亚大陆是散发性的,在中亚和中东地区,大多数软蜱回归热的感染与左氏钝缘蜱(O.tholozani)叮咬传播波斯疏螺旋体(B.persica)导致的感染有关。
在我国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主要的疫源地,其中,南疆地区以波斯疏螺旋体为主,由乳突钝缘蜱(O.papillipes)传播;北疆地区流行拉氏疏螺旋体(B.latyshevyi),由特突钝缘蜱(O.tartakovskyi)传播。乳突钝缘蜱除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有分布,在青海省东部、陕西省东北部和山西省南部均有分布,这种蜱除大量分布于荒野洞穴中,国外某些地区还散布于各种建筑物中,与人接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,因此危害尤其大,而我国缺乏相关数据,其危害程度可能被低估。
目前对米氏疏螺旋体的宿主动物的了解还不充分,有些学者认为米氏疏螺旋体与莱姆病螺旋体的宿主动物可能一致,如小型啮齿动物:日本姬鼠(Apodemus argenteus)、北美地区的白足鼠(Peromyscus leucopus),以及可长距离传播螺旋体的雀形目鸟类。米氏疏螺旋体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,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(I. persulcatus),同时,长角血蜱(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)、草原革蜱(Dermacentor nuttalli)和森林革蜱(Dermacentor silvarum)也可能是其传播媒介,此外研究表明长江以南也存在米氏疏螺旋体。孤星疏螺旋体的媒介为美洲花蜱,宿主动物可能是白尾鹿(Odocoileus virginianus)。
回归热螺旋体的预防和控制相对复杂,因为回归热的宿主和媒介的多样性高,导致其预防和控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。因此不同地区可根据回归热的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,而对于个人而言,可以了解回归热流行病学知识,根据CDC指导建议,做好相应的个体防护。
在自然界中,软蜱常常生活在蚂蚁、疣猪和豪猪等动物的洞穴中,它们还适应了人类住所和宠物收容所,尤其是木制棚屋,通常隐藏在墙壁和地板的缝隙中。大多数人类感染发生在夏季,可能与睡在田野或农舍有关。钝缘蜱属的软蜱能快速进食,吸血通常只持续几分钟,患者可能不记得被蜱叮咬。该病的防控主要在于增强自身保护意识,减少宿主动物或降低宿主动物与人类接触机会和控制媒介传播等。
进入林区或草丛,防止被蜱叮咬,使用蜱虫驱避剂(如含有避蚊胺试剂喷涂于皮肤或衣服上、使用氯菊酯喷涂于衣服或设备上)。尽可能避免睡在啮齿动物出没的建筑物中,尤其是临时搭建的棚屋。虽然啮齿动物的巢穴不容易见到,但啮齿动物活动的其他证据(例如粪便)是建筑物可能受到侵扰的迹象。由于软蜱可以存活10年甚至20年,而且在啮齿动物的巢穴被腾空后,软蜱会在巢穴中停留多年,这就意味着被污染的场所不干预的话,侵扰将会是长期的,因此如果居住场所受到啮齿动物侵扰,美国CDC给出的建议是请专业人员进行啮齿动物巢穴清理、缝隙杀虫等,理由是清理的过程中可能有感染其他传染病的风险。而啮齿动物中,鼠的危害最大,因为其数量多,活动范围与人类最为接近,因此,宿主动物和其巢穴清除的主要目标是鼠类。
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,我国回归热流行病学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
(1)建立标准的回归热检测方法:由于回归热病原的复杂性,目前,标准的回归热螺旋体的检测方法尚未建立。亟需对人群血清抗体检测和基因检测标准化,结合临床数据,帮助了解我国人感染回归热的分布模式、感染人群、阳性率、职业分布,以及不同地区的流行株等;其次,菌株的快速检测方法需要建立,能满足检测多种回归热螺旋体的要求。
(2)完善我国回归热调查研究:确定我国存在哪些回归热自然疫源地,引起我国TBRF感染的主要型别和分布,我国是否也存在回归热螺旋体地理区系,及其主要的媒介和宿主动物。对不同地理区系的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,帮助理解TBRF的进化和远距离传播。